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很多人还沉浸在跨年的宿醉时,非京籍高考学生的家长再次走上了街头。过去的一年中,他们曾多次上街征集签名,并定期去教育部接待室反应情况。但最后,其中大多数人2012年的新年愿望是,异地高考的问题在政策上获得突破。

即便有年初教育部长的公开表态,还有国家总理的督促,12月1日开始、12月5日结束的201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考试宣告了另一批应届非京籍随迁子女考生,失去了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机会。这意味着这些家庭要把孩子送回原籍,或者直接送出国去。

(图片来自网络@lomo窝)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代人、一个群体的命运紧紧系在某一条政策上。文革、高考、计生、出国、企改、股改、房改,这些政策高高在上,却又直接影响普通人的家庭生活。默不作声的既得利益者从来都是少数,但很久之后醒悟过来的被牺牲者也绝少发出声音。他们很传统的等待“上面”能够在某个时间点,自然而然的想起他们,然后对他们做出安抚或者补偿。所以,很多被牺牲者的人生就在一个接一个的十年等待中,慢慢消逝。

当然其中总有一些命运的反抗者,活在地下纪录片、地下文学传记中,被其他人视为可敬但只能在内心学习的榜样。可惜,这样的榜样,少之又少。在一次采访法学者张千帆的谈话中,我问他,你觉得异地高考的事情为什么推来推去推不动。他半开玩笑的回答,因为教育改革不会死人。张千帆的逻辑冷酷却又真实。在概念上,中国政府每天要处理太多棘手的问题,多到不得不以流不流血、自不自焚来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

从这个角度来看,异地高考的政策突破几乎遥遥无期。在元旦走上街头的非京籍家长,并非对此没有准备。有人说,2011年一年的等待让人失望。有人说,即使今年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在当地参加高考,也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的孩子,明年、后年、大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能有一线希望。

在2011年年末,这些非京籍家长向全国2000多名人大代表寄出了高考改革方案。我个人不觉得这些信件能在2012年的两会上推动异地高考的改革,甚至或许连媒体热点都不能形成。但我很高兴,看到非京籍的家长们前仆后继的加入到这场行动中来,为子女争取教育公平的权利。说到低,他们争取的本非权利,而是免于成为政策牺牲品的机会。b

话题:



0

推荐

张岚

张岚

27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财新视频记者 春花和秋月永不老

文章